A股市場連跌兩周後,特別是上周五出現顯著下跌,A股主要指數跌超3%。從技術面來看,滬指、深成指等形成了周線兩連陰。
據Wind數據統計,上周A股主要指數全線飄綠,全市場1739隻個股上漲,3560隻個股收跌。
機構認為,本周A股迎來11月行情最後一周,「月底效應」容易導致行情偏平淡。投資者操作上也應多一份謹慎。
科技製造及中高端製造或是中期主線
多家券商在最新發布的策略研報中,觀點和策略仍然偏正面,但與本輪行情早期比冷靜了不少。
國泰君安認為,A股市場有望出現跨年反彈。從中線來看,仍維持N字形走勢判斷,股市系統性行情的出現仍需要看到進一步擴信用的舉措。
「短期結合盈利預期、資金面與風險偏好,再加之市場位置,看好接下去的跨年行情。這個行情已漸行漸近,接下來提供的布局良機需要牢牢把握住。」中信建投證券表示。
中銀證券認為,短期波動不改中期向上趨勢。臨近歲末,市場對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關注度有所提升,未來兩周市場或進入對於2025年宏觀政策的預期演繹階段,風險偏好不弱而流動性環境寬鬆,市場震盪上行趨勢有望延續。
「A股調整後可以回歸震盪市思維。」申萬宏源策略團隊認為,部分投資者預期中期「政策效果待觀察+政策還會再發力」的組合可能一直存在,疊加交易性資金反覆活躍,主題活躍可能持續引領總體市場上漲。後續還會有樂觀預期容易發酵的窗口,比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的時間窗口,大概率會成為A股市場反彈的契機。
華安證券認為,在前期已經積累巨大漲幅的情況下,市場將進入到一段獲利了結、情緒降溫的冷靜過程中。新的上漲契機需等待宏觀政策或經濟短期改善預期再起。一是關注11月經濟數據能否延續改善,若改善趨勢得以延續和確立,有望提振市場信心。二是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,若宏觀政策出現積極向好的信號或預期,也有可能改善市場風險偏好。
海通證券指出,10月中下旬以來前期流入較多的機構資金轉向淨流出,市場情緒主要由散戶遊資、槓桿資金等支撐。以史為鑑,行情短期走向關注成交、換手數據,中期行情有望由基本面驅動,結構上基本面佔優的科技製造及中高端製造或是中期主線。
中信證券認為,當前市場的定價主力正處於從個人投資者向機構切換的階段,機構關注的房價和社融信號仍需觀察。投資者的心態比較脆弱,在外部擾動下放大了波動。當前正處於政策空窗期,政策預期出現紊亂,但是國內政策的方向和目標明確,12月份料將再次凝聚共識,市場有望迎來年度級別行情。
華泰證券指出,11月中旬以來,A股市場縮量調整。短期A股仍處於政策難以證偽,業績驗證壓力小,成交量中樞較9月24日前上移的階段,A股震盪市底色未變。
回調布局跨年行情
哪些板塊有望成為熱點?多家券商認為,回調帶來了調倉換股和跨年布局機會。
銀河證券指出,當前階段是一個調倉換股很好的時間窗口,在市場震盪過程中,可逢低買入未來內需復蘇過程中可能有較好預期的行業和企業,以及有較強分紅回報能力的公司。「短期資金繼續在彈性標的中博弈,市場輪動快的特點大概率會持續,建議務必根據個人能力決定是否參與短線博弈。若無法適應快速輪動,可適當降低倉位到半倉,但無需悲觀。」
華泰證券表示,維持輕指數、重結構,啞鈴型做結構的配置思路:一是低估值、低籌碼且直接受益於增量政策的銀行、建築;二是小盤成長中,需求在G端、具備自主可控邏輯的軍工、計算機。中期視角,繼續關注兩個配置線索:一是內需相對外需改善,主要對應內需消費品;二是產能周期的供需拐點,主要對應先進製造。此外,消費品和先進製造亦可跟蹤。
浙商證券建議投資者先釐清手中的標的。其中,對於本輪行情尤其是10月中旬以來漲幅較大的標的,應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,可以適當止盈或採取「高位切低位、先漲後漲」思路調整組合;而對於目前漲幅相對落後的標的,則無需過分恐慌。
國泰君安推薦以下主題:併購重組,聚焦「硬科技」和國有資本整合。數據要素,看好網絡、算力基礎設施投資和數據流通交易體系建設。低空基建,看好5G-A基站、起降場、空管等基礎設施投資。自主可控,看好國產算力、半導體、高端裝備。
申萬宏源指出,A股本輪上漲行情中,順周期資產借政策預期修復是基本盤,高彈性的方向可能仍是小盤成長主題。(深圳商報記者 鍾國斌)